鉅大LARGE | 點擊量:6290次 | 2019年10月22日
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溶劑的電化學穩定性
理想的鋰離子電池適用的溶劑應該具有高的氧化電位和低的還原電位。表2-6是Xu總結的鋰離子電池常用溶劑碳酸脂、丁內脂、醚類的氧化或分解電位。從表中可以看出。碳酸醚或其它脂類物質具有高的陽極穩定性,而醚類的陰極電化學穩定性相對較高.例如,碳酸脂的氧化電勢大于4.8V,而醚類的氧化電位一般小于4.2V且容易發生聚合,因此在較低的電壓下,醚類就可能發生分解,引起電池能量的降低,劉電池的安全性不利。另外,某些含有強極性官能團的溶劑(如乙醚、環丁醚、二甲亞隊等)具有非常高的穩定性,如環丁砜的電化學窗口人約6.1V。
所有用于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溶劑組分的還原電位均高于金屬鋰的電極電位.它們在電池充放電過程中會在負極表面還原。例如,Zhang等曾利用循環伏安法以0.lmol/LLiClO4/THF6溶液作為支持電解質,詳細研究了EC.PC,DEC,DMC和VC在金等惰性電極表面的還原過程。研究發現EC,VC和PC的還原電壓分別是1.6V,1.4V,1.6V。還原電位的不同實際上就決定了電極表面鈍化膜的組成。這對于電解液與電極的相容性具有重要的影響。
在鋰離子電池中,為了獲得較高的單體電池電壓,正極材料常傾向于選擇高電勢的嵌鋰化合物.如LiCoO2、LiNiO2,UMn204等。這些電極材料對電解液的氧化性具有不同的影響。圖2-13顯示線性碳酸脂DMC和EMC在玻璃炭電極1:的氧化電位可達到6.0V.80].但以尖晶石I.iMn2O。作為1二作電極時,二者在4.5V就可以氧化分解。這種氧化電位的電極材料依糧性不能簡單地認為足LiMn204電極表而積人的緣故,更重要的原因可能的是電極表面活性物質對電解過程的催化。
Imhof等以LiNiO2作正極材料時,當電壓為4.2V(vs.Li+/Li)時就可以觀洲溶劑發生了分解.有二氧化碳氣體產生。但若使用LiCoO2或LiMn2O作為工作電極,超過1.8V才可能出現同樣現象。
Xu總結的部分電解液體系在不同嵌鋰化合物正極材科上的穩定性。從表中不難看出,含硫電解液的穩定性較高.含脂類電解液的穩定性普遍高于醚類。圖2-14是55℃時尖晶石LiMn2O4電極材料在EC十DEE和EC十DMC電解液中的伏安圖。從圖中可知.3.9V和4.1V兩個氧化峰分別對應于鋰離廠的脫嵌。當電壓超過4.4V時.1.Otnol/LLiCIO.,/EC+DEE一匕解液中iLiPF,/EM('"+ii電極材料的電化學穩定性1.Omol/L1.iPFR/EC'+I)M,電解液即使是在5V時電流密度仍然很小,說明它的抗氧化性能非常好,因此,使用線性脂類更有利于電池安全性的提高。
上一篇:電動車電池型號的標識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