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769次 | 2021年07月19日
鋰電隔膜技術難點以及加工工藝解析
鋰電隔膜技術難點哪幾種?
國內許多公司都在嘗試突破國外技術壁壘,開發鋰電隔膜,但難度較大。難度重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一是傳統制備隔膜工藝的相關專利基本被美國和日本的少數公司所壟斷,我國在加工技術方面缺乏自主知識產權;
二是國內公司在加工鋰電隔膜的關鍵技術方面特別是產業化技術方面較為欠缺,很多公司在小試時往往能夠拿出較好的樣品,但大規模加工時產品的一致性較差;
三是我國在新工藝、新辦法的研究方面與國際同步,但新的工藝往往對設備和工藝過程控制要求較高,我國的精密生產設備基礎比較薄弱,限制了產業化。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盡管難度大,但是國產鋰電隔膜已經開始起步。現在國內一些公司在國產化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技術突破,如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金輝高科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河南新鄉格瑞恩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這些公司都已加工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鋰離子電池隔膜,但目前大多是供應中、低端市場,還要膜技術的進一步成熟。
隔膜的高技術壁壘在整個動力鋰離子電池原材料中相對較高,核心技術被日本、美國等一些國家的公司壟斷,導致我國隔膜加工公司加工的隔膜質量比較國際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
鋰電隔膜加工工藝
目前,鋰離子電池隔膜的加工辦法重要有兩種:干法(熔融拉伸法)和濕法(熱致相分離法)。干法膜重要加工PP膜,工藝經歷幾十年發展,較為成熟,具體分為單向拉伸和雙向拉伸,我國目前常用辦法為單向拉伸。濕法為最近幾年才興起的技術,重要加工PE膜。
干法工藝重要是將聚烯烴樹脂熔融,擠出制成結晶性聚合物薄膜,結晶化后獲得高結晶度結構,隨后在高溫下拉伸,將結晶結構剝離,形成多孔薄膜。該辦法設備成熟、流程相對簡單、加工無污染。濕法工藝重要是將液態烴或一些高沸點小分子物質與聚烯烴樹脂混合后熔融,經擠出、流延、雙向拉伸、萃取等工藝制備出相互貫通的微孔膜。
可以看到,鋰電濕法膜相有關干法膜而言,其工藝流程更加復雜,因此也更適用于大功率、高容量電池。補貼門檻的提高、消費者有關高續航里程電動汽車的需求以及對安全性能的要求又直接提高了對電池容量、功率的要求,從而為濕法膜市場帶來更多機會。
鋰離子電池隔膜加工工藝復雜、技術壁壘高。隔膜加工工藝包括原材料配方和快速配方調整、微孔制備技術、成套設備自主設計等諸多工藝。其中,微孔制備技術是鋰離子電池隔膜制備工藝的核心,根據微孔成孔機理的差別可以將隔膜工藝分為干法與濕法兩種。
聲明:本網站所公布的文章,均來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上一篇:新能源梯次儲能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