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20次 | 2024年08月05日
電池包壽命提升五倍以上,均衡為什么這么牛?
鋰離子電池使用中為了滿足能量和電壓的需求,要將數百只甚至是數千只單體電池通過串聯和并聯的方式組合為電池包,理論上這些單體電池應當具有完全相同的特性,但是實際上由于制造和加工過程相關工藝參數的波動,即便是同一批次的鋰離子電池在性能上依然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容量、內阻和衰降速度等),雖然在在成組之前我們會進行篩選和匹配,依然無法保證100%的一致,因此成組后,在使用過程中這些差異就會隨著循環次數的新增而不斷積累,導致單體電池之間的性能差異不斷張大,同時由于電池包龐大的電池數量,在使用過程中電池包內部必然存在一定的溫度梯度,溫度梯度的存在也會導致電池內阻的不一致性和電流分布的不一致性,從而導致單體電池衰降速度的不一致,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電池包的循環性能要遠遠低于單體電池的循環壽命,例如北京公交示范線上運行的公交車,在沒有均衡器保護的情況下,盡管單體電池壽命可達1000次以上,但是在組成電池包后僅僅經過150次循環就出現了嚴重的容量衰減,抽檢發現部分單體電池的容量已經低于額定容量的80%以下,這緊要是因為單體電池在庫倫效率、衰降速度和內阻新增方面的微小差異在循環中繼續積累,最終導致了部分單體電池衰降速度過快。
單體鋰離子電池之間的不一致性緊要蘊含溫度、電壓、SoC、容量和內阻等指標,倘若我們將時間因素也考慮在內,鋰離子電池的不一致性還應當蘊含自放電、庫倫效率、容量衰降速度等,上海理工大學的LongZhou等將這些不一致因素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初始因素,例如電池的容量、內阻等,他們決定了鋰離子電池的基本能力;2)第二是今朝因素,例如容量、電壓、SoC等,這些指標決定了鋰離子電池目前的能力;3)第三是時間積累因素,例如容量衰降速度、內阻新增速度和充放電庫倫效率,這些因素決定了鋰離子電池將來的能力。鋰離子電池一旦成組后,電池包的“初始狀態”和“今朝狀態”就已經確定,我們要處理就是“時間積累因素”對電池包性能造成的影響。
“時間積累因素”對鋰離子電池包性能的影響緊要是通過反復循環中的積累體現,我們以“容量衰降速度”為例,倘若兩個串聯在一起的兩只電池A和b,假設其中A電池的每次循環中的均勻可逆容量衰降速度為0.005%,而b電池為0.008%,這兩只電池容量衰降速度的不一致會在循環中繼續積累,循環500次后,A電池容量衰降為2.5%,而b電池則達到了4%,倘若在沒有均衡保護的條件下,b電池由于可逆容量衰降速度較快,因此在充電的時候當A電池洋溢電后,b電池實際上已經發生了顯著的過充,造成b電池容量加速衰降,甚至引發b電池的熱失控。實際上鋰離子電池在循環初期衰減速度分明高于后期,因此A和b之間的容量衰降速度差別還可能更大,同時在b電池發生過充和過放后,其容量衰降速度還會進一步加速,因此一個鋰離子電池包在沒有均衡保護下情況下性能衰降速度要遠遠快于單體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的均衡策略緊要可以分為兩類:1)耗散型均衡;2)非耗散型均衡。兩者的緊要差別在于均衡過程中電池的能量的去處,其中耗散型均衡通過筆直對所有電池放電到某個固定電壓值,從而恢復單體電池之間的平衡,優勢是結構簡單,但是能源浪費較多,同時存在產熱的問題。非耗散型均衡通過將電壓較高的單體電池的電量轉移到電壓較低的電池之中,實現單體電池之間的均衡,優勢是能源浪費少,缺點是結構較為復雜,成本較高。
電壓是鋰離子電池在均衡中最為常用的參數,通過測量電池包內不同單體電池的電壓,一旦單體電池的之間的電壓差值達到某個標準,均衡器就開始工作,對單體電池進行均衡,均衡器的使用大大減少了循環中單體電池之間的偏差,提升了電池包的循環性能。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