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00次 | 2019年03月04日
溫州大學研究生超級電容器相關成果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
近日,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研究生張晶晶在關于新型混合材料的超級電容器方面成果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引入了一種簡單直接環保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策略,在探索新型復合材料的超級電容器方面具有很好的價值。該相關研究成果在材料和能源類的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EnergyMaterials(影響因子為21.875)上發表題為“In-SituEncapsulationofIronComplexNanoparticlesintoBiomass-DerivedHeteroatom-EnrichedCarbonNanotubesforHigh-PerformanceSupercapacitors”(鐵復合納米粒子原位封裝在生物質衍生的碳納米管中,用于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研究論文,該成果在溫州大學金輝樂教授、王舜教授和德國伊爾梅瑙工業大學雷勇教授合作指導下完成。
該研究采用原位合成鐵復合納米顆粒包裹在生物質衍生的N,P共摻雜的碳納米管中,使用天然資源蛋黃作為富含雜原子的碳源,鐵氰化鉀作為鐵化合物的前驅體。雜原子摻雜和FeX納米粒子復合的協同作用以及獨特的結構特征賦予了所制備材料優異的超級電容性能,基于FeX@NPCNTs電極組裝的對稱超級電容器在0.5·A/g的電流密度下顯示優異的比電容(體積電容1312.0Fcm-3),且在50000次循環后,容量幾乎無損失。
據悉,近年來,溫大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依托浙江省化學一流(A類)重點學科的科研優勢,不斷深化研究生培養體制改革,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讓所有研究生參與導師的課題研究,在科研實踐中培養了學術創新精神和能力。據統計,近三年來,研究生在影響因子大于10以上的國際權威刊物上發表成果20余篇,主持浙江省新苗人才計劃科研項目30余項,考取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博士50余人,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等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