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328次 | 2019年04月13日
工信部赴廣東開展氫能相關產業規劃調研
氫能再迎利好。
4月11日,據工信部消息,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赴廣東開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編制調研。
4月8日至9日,調研組實地了解了國鴻氫能等企業氫燃料電池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研發及產業化情況。4月10日,聽取主管部門,佛山市、云浮市政府,及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寧德時代、濰柴動力、上海重塑等企業代表的意見建議。
辛國斌指出,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技術路線之一,廣東佛山、云浮兩地政府系統謀劃、科學布局,相關企業積極創新、持續投入,初步形成了包含氫燃料電池整車和關鍵零部件的產業體系,并在公交、物流等領域開展了小規模示范應用,發展成績值得肯定,下一步還要繼續開展核心技術攻關、不斷降本增效、完善標準體系,打通氫能供應關鍵環節,提升市場競爭能力。
辛國斌還強調,當前要重點抓好切實抓好核心技術攻關、商業模式創新,避免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等工作。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國鴻氫能是此次工信部調研的重要一站。據了解,公司以氫燃料電池為核心產品,早在2016年就交付了第一批28輛氫燃料電池大巴,在廣東佛山、云浮運行。
4月11日晚間,國鴻氫能常務副總經理張哲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2017年公司就已經形成了年產20000臺氫燃料電池電堆以及5000套系統模組(發動機)的生產能力,在全球領先。
張哲軍還表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爆發期會受到加氫站建設的進度影響,但相信(這一天)快到了。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推動加氫等設施建設”。隨后不久在博鰲論壇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受篇幅限制,可以說惜字如金。但今年報告中特意加了“推動加氫等設施建設”這幾個字,這表明中國愿意推動包括氫能源在內的技術進步。
3月26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和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指出在過渡期后將不再對新能源汽車給予購置補貼,轉為用于支持充電(加氫)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方面。
上一篇:寧德時代這些電池廠開始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