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58次 | 2019年08月13日
光華科技募資2.5億加碼正極材料
12月11日,光華科技(002741)披露可轉債發行公告,公司將正式啟動2.49億元可轉債發行工作,扣除發行費用后,本次募集資金將全部投資年產14000噸鋰電池正極材料建設項目。
高工鋰電了解到,該項目為光華科技致力于打造“鎳鹽和鈷鹽-三元前驅體-三元材料”的正極材料產業鏈的一環。2017年8月,光華科技發布公告稱總投資4.2億元建設年產1.4萬噸鋰電池正極材料建設項目,從主營化學品跨界入局鋰電材料業務。
該項目總投資4.2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3.6億元,流動資金6000萬元,已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項目建設期共36個月,第36個月投產。采用新工藝和新技術合成高性能鋰電池正極材料,將滿足目前新能源領域高端動力電池市場及儲能市場的需求。公司預計,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0.17億元、凈利潤1.32億元。
光華科技從2017年開始拓展鋰電池材料業務且已實現規模化銷售,目前光華科技已有0.1萬噸/年的三元前驅體產能;1萬噸/年磷酸鐵、0.5萬噸/年磷酸鐵鋰的產能在建。公司鋰電池材料業務2017年和2018年1-6月毛利占比為12.69%和13.99%,2018年鋰電池材料業務毛利占比突顯。
光華科技表示,年產1.4萬噸鋰電池正極材料建設項目實施后,公司在鋰電池正極材料業務在營收規模、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等方面將得到迅速提升,成為公司新的盈利增長點,有助于實現公司的發展戰略。
據高工鋰電了解,由于正極材料選擇和質量直接決定鋰電池的性能與價格,正極材料的成本大約占整個電池成本的30%左右,在動力電池需求的刺激下,正極材料市場,三元前驅體及三元尤其是高鎳三元擴產項目在增多。主流項目由容百科技、華友鈷業、當升科技、杉杉能源、優美科、巴斯夫、格林美等領銜,還有美國恩創公司的進軍。
目前國內的正極材料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三元正極材料成為主流,磷酸鐵鋰電池局勢更加嚴峻。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判斷,未來市場上將出現中低端材料產能過剩,價格戰將進一步激烈,總體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